半月板是兩個月牙形的纖維軟骨,位于脛骨平臺內側和外側的關節面。其橫斷面呈三角形,外厚內薄,上面稍呈凹形,以便與股骨髁相吻合,下面為平的,與脛骨平臺相接。這樣的結構恰好使股骨髁在脛骨平臺上形成一較深的凹陷,從而使球形的股骨髁與脛骨平臺的穩定性增加。半月板的前后端分別附著在脛骨平臺中間部非關節面的部位,在髁間棘前方和后方。這個部位又可稱做半月板的前角和后角。
半月板邊緣部較厚,與關節囊緊密連接,中心部薄,呈游離狀態。內側半月板呈"C"形,前角附著于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,后角附著于脛骨髁間隆起和后十字韌帶附著點之間,其外緣中部與內側副韌帶緊密相連。外側半月板呈"O"形,其前角附著于前十字韌帶附著點之前,后角附著于內側半月板后角之前,其外緣與外側副韌帶不相連,其活動度較內側半月板為大。
半月板可隨著膝關節運動而有一定的移動,伸膝時半月板向前移動,屈膝時向后移動。半月板屬纖維軟骨,其本身無血液供應,其營養主要來自關節滑液,只有與關節囊相連的邊級部分從滑膜得到一些血液供應。
半月板的作用
簡單的說,半月板的功能是為了穩定膝關節,傳布膝關節負荷力,促進關節內營養。正是由于半月板所起到的穩定載荷作用,才保證了膝關節長年負重運動而不致損傷。
1、承重
在不負重時,脛骨與股骨不接觸,全由半月板襯墊兩者之間。在負重時有約70%的負重區域在半月板上,這就大大降低了脛骨平臺上的應力,從而保護了軟骨和全身關節。
2、維持膝關節運動協調
半月板隨著脛骨一起運動,內側半月板較外側半月板移位小,且半月板在膝關節屈伸過程中可以變形以適應膝關節的解剖形態。保持了膝關節幾何形態的協調,從而維持膝關節運動協調。
3、維持穩定
半月板切除在前交叉韌帶完整時,不引起脛骨前移,而在前交叉韌帶斷裂時,則引起更大程度的脛骨前移。
4、吸收震蕩
有這樣一些膝痛病人,關節鏡檢病理未發現任何異常情況,而其癥狀明顯,后經檢查發現其半月板吸收功能較差。
5、潤滑關節
另外半月板還有潤滑關節等功能,半月板可將關節液均勻涂布于關節表面,使關節的摩擦系數大為減小。
半月板損傷后會出現關節疼痛,膝關節活動受到限制,日久就會出現肌肉萎縮,同時還會出現行走不便半月板因長期磨損或急性損傷而破裂后,即部分或完全喪失了其原有的功能,造成行走不便。做好預防出現癥狀及時的到正規的骨科醫院進行治療,避免錯過了康復的佳時期。
半月板損傷的危害
半月板那么重要,那么半月板損傷會給患者帶來什么樣的危害?
1、關節感染
一旦感染后果嚴重,其原因可為操作不當或體內有感染灶。處理的方法是早期在全身應用抗生素的同時,穿刺排膿,用含抗生素的溶液沖洗。晚期病人需切開排膿,沖洗干凈后用抗生素溶液沖洗,停止關節活動,待感染消退后再開始活動。
2、關節積液
可因操作粗暴、止血不徹底或術后下地負重活動太早引起。一般加強股四頭肌抗阻力等張收縮,避免伸屈膝活動,晚負重即可消退。如積液較多,可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抽出液體后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。
3、神經疼痛
常見內側半月板手術后,損傷隱神經髕下支產生神經瘤引起,明確后切除瘤體癥狀即可消失。
4、關節積血
多見于外側半月板切除術中損傷膝外下動脈所致,或因膝部包扎過緊、靜脈回流受阻引起。未凝固的血可抽出,凝固的血塊要切開清除,對損傷的血管結扎止血。
5、肌肉萎縮
以股四頭肌為主。由于半月板的損傷,膝關節活動受限,日久肌肉產生了廢用性萎縮;肌肉萎縮越嚴重,下肢無力現象亦越明顯。
6、行走不便
半月板因長期磨損或急性損傷而破裂后,即部分或完全喪失了其原有的功能,甚至在關節內形成干擾,出現關節交鎖、彈響,影響膝關節的正常運動,造成行走不便的困擾。
半月板損傷的預防
第一,充分利用身邊的工具幫助降低意外造成的半月板損傷風險。如上下公車或上下樓的時候,不要過于匆忙,可借助扶手幫助穩定身體再邁步走,有職業習慣的人,最好每隔一段時間變換勞作的姿勢和稍事休息。
第二,早期診斷處理及時,沒有較大的血腫,癥狀不是很嚴重,如無膝關節“卡”、“交鎖”的現象,股四頭肌無萎縮現象,中老年人患者或者醫生根據MRI判斷患者不用手術的,可以不用手術。這部分人中有些人能像正常人一樣參加體育運動,但也要在一年半至兩年以后。
第三,如果是專業運動員還必須從事體育運動的患者,專家不建議采用手術治療,但是患者恢復時間就比較漫長。
第四,除了注意運動姿勢和運動的強度外,要注意運動保護,如佩戴運動護具防止運動中的意外損傷。
——手足之托 · 重于泰山——
山東手足外科醫院 365天無假日醫院
微信號:sdshouzu
24小時健康熱線:0531-86120120
醫院地址:濟南市經十西路宋莊立交橋南(京福高速濟南西出口,西行1公里)
醫院網址:http://www.ganjiudian.com
火車站乘:K78路、78路
長途汽車站乘:K90路轉K78、78路,周王莊下車即到
市內乘:k56路、20路、濟長巴士1路,周王莊下車即到